2月10日上午,學校在辦公樓105會議室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海上稠油超臨界多源多元熱流體發生機理及在儲層中的作用機制研究”啟動暨實施方案審查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第九屆中國科協副主席周守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科協主席李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海油首席專家謝玉洪,中海油副總經濟師、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唐代治,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賈子文,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重慶大學副校長盧義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戴彩麗,長江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趙輝,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馮玉軍,中海油研究總院水合物和海洋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清平,重慶市科技局、市教委、高新區黨工委等專家領導出席會議。全體在校校領導、黨委常委,相關職能部門和工科學院院長,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和非常規油氣開發研究院主要負責人及教授、博士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周守為院士和趙明階校長主持。

學校黨委書記黎德龍,中海油副總經濟師、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唐代治,市科技局基礎研究處處長馮光鑫,市教委科技處處長劉暢,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賈子文先后致辭。該項目由我校和中海油研究總院聯合實施,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非常規油氣開發研究院院長戚志林,中海油研究總院水合物和海洋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付強分別對負責部分的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了匯報。項目主要針對常規熱采技術對海上稠油的適應性較差,導致海上稠油整體動用程度低、開發效果差的問題,提出了稠油注超臨界多源多元熱流體熱采新技術;擬通過研究,揭示超臨界多源多元熱流體發生機理及在儲層中的作用機制,為海上稠油注超臨界多源多元熱流體熱采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提供關鍵理論基礎。專家組圍繞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討論,充分肯定了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并認為該項目對提高我國海上稠油動用程度和最終采收率、提升我國石油資源自我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據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旨在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國的優勢科研力量,圍繞產業發展中的緊迫需求,聚焦關鍵技術領域中的核心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促進知識創新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的融合,推動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此次我校成功獲批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實現了學校牽頭承擔國家重點項目“零”的突破,彰顯出學校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能力上的顯著提升。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我校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等相關學科的提檔升級,為學校博士點的建設發揮積極作用。